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江苏
江西
湖南
湖北
河南
河北
广东
广西
山东
山西
海南
黑龙江
浙江
安徽
福建
四川
贵州
陕西
辽宁
吉林
甘肃
宁夏
青海
西藏
新疆
内蒙
云南
港澳台


供应京津冀地区PC构件[例]
供应全国ALC条板[例]
装配式模具生产与设计[例]
预制构件灌浆套筒等辅材[例]
塔吊吊车租赁[例]
供应京津冀地区PC构件[例]
供应全国ALC条板[例]
装配式模具生产与设计[例]
预制构件灌浆套筒等辅材[例]
塔吊吊车租赁[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装配资讯 > 建筑热文

【案例】结构专业轻松优化几百万?不是事!!

时间:2021-05-11 12:39:58  来源:结构板砖

目前各地产公司基本都实行设计限额管控,在地产开发项目中,塔楼的主体结构方案基本可控;
相对而言在建筑桩基选型、地基处理方案、基坑支护等部分,成为土建成本浪费重灾区,地下部分结构设计在设计灵活性、经验性、概念分析等方面,对设计人员要求较高,由于设计人员经验能力不足,或保守意识过强,导致在方案布置上一味做加法,造成土建成本畸高。
笔者在日常方案审核优化中秉持一个原则:结构优化目的不是牺牲结构安全度换取成本的降低,而是降低方案中的无效成本
结构方案就好比一个圆凳,三条腿就可以很好的保证使用性和安全性,但是许多方案的问题在于圆凳下布置了四条甚至更多,
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找出多余的那几条腿,而不是把三条腿精简为两条腿,以降低安全度为代价的优化,是要不得的。
案例一
关键词:抹零头
本项目主体为三个单元并排布置的33层高层住宅,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采用CFG桩地基处理方案,原方案为直径400mm,桩长18m,间距1.3m梅花形布置,平面图如下所示:
CFG桩基平面布置图
本方案选择方向没问题,常规下,地基选型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处理比桩基经济性要好。
问题所在:在审核地基承载力计算书时,发现结构实际需求承载力为580kPa,而实际承载力达到了634 kPa,富余较多。
产生原因:是结构设计师的习惯导致,从事结构设计的都知道,设计师往往习惯性的摸零头,本案例634 kPa抹零头为600 kPa,然后复核承载力时600 kPa满足580kPa的需求,从而认为设计已经合理了;翻规范可知道,桩基类以及复合地基类地基的安全系数已相当保守,故而在设计时不必留过多余量。
优化措施:让设计院放大CFG桩间距,使复合地基承载力与需求匹配,经试算间距放大为1.5m满足需求。复核沉降计算满足也规范要求。
          
              原CFG桩间距1.3m       
hSV筑傲网-做装配式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装配式建筑专业网站
  优化后CFG桩间距1.5m
优化结果:CFG桩根数由原来2000余根,减少为1400余根,按当地价格粗略测算,可降低造价约150余万元。造价节约1/4的同时,工期也可以节约1/4,效益显著。
本案例是最常规的优化思路,通过复核方案的计算书,使方案性能和实际需求匹配,达到性价比较优的结果。
案例二:
关键词:筏板 墙下布桩
本项目塔楼为7栋30层高层住宅,基础为1.3m厚筏板,灌注桩基础。
经过上个案例,可能有人就会有疑问,为什么本案不采用CFG桩地基处理方案呢?因为本场地土层较差,筏板底标高处为饱和软黏土(120kpa),承载力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不适合复合地基方案。那是不是可以使用管桩基础呢?是可以的,但由于前些年上海的“楼倒倒”事件,部分地区已经规定高层住宅不允许使用了,本项目所在地恰好有此规定。
所以本方案采用灌注桩方案是合理的,经过复核桩反力与桩承载力特征值也是匹配的,桩钢筋配置也在合理范围内。
那方案问题出在哪里呢?大家可以观察下附图,可以发现桩基基本全部布置在剪力墙下,非常合理,传力直接,受力明确。那就带来一个问题,既然剪力墙内力都可以直接传递到桩上了,那筏板用1.3m厚是否有必要呢?
桩基平面示意图(局部)
经核查筏板内力、配筋,均不大,让设计院大幅度减薄筏板复核计算,优化为0.65m厚时,配筋结果才在筏板通筋之外产生一些较大附加筋。
对于筏板厚度,许多设计院有个不成文规矩,取50*层数作为筏板厚,如本项目,可取50*30=1500mm,这样看设计院取1300m,还算手下留情了。其实不然,这个简略计算公式是上世纪手算时代的简便用法,且适用范围为6、7层以下建筑(因那个年代住宅楼层基本不超过此层数),在计算软件大为发达,楼层高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显然不再适用,设计师应采用计算软件合理计算,在满足规范前提下,根据计算结果合理选用筏板厚度。
可能又会有人问,那是否可采用承台梁+防水板方案呢?也可以,但是根据以往经验,承台梁+防水板方案以及承台+防水板方案,在钢筋+混凝土用量方面比合理厚度的筏板方案并无突出优势,而且带来的是钢筋加工下料、钢筋绑扎、基坑开槽、防水施工、垫层施工等一系列施工上的复杂繁琐。从施工便利及节约工期的角度,筏板方案也是占优的。
最终本方案筏板厚度选用800mm厚,尽管650mm也满足计算要求,但是考虑到终归是30层高层,也不宜过于冒进。
  经粗略测算,筏板厚度减少0.5m,7栋塔楼仅钢筋、混凝土降低约造价约140余万,还不包括所带来的土方量减少,工期缩短等有利因素。
注意本案例的优化思路,只适用于桩基布置合理,墙下布桩的情况,如果是满堂桩方案,就不适用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装配式建筑单位免费登记,第一时间分享装配式项目合作讯息!
装配式建筑单位免费登
装配式建筑招投标,你都清楚吗?
装配式建筑招投标,你
重庆市首个主体结构全装配钢筋混凝土建筑投用
重庆市首个主体结构全
石家庄一建筑方案印发 要求被动房开工建设至少35万平
石家庄一建筑方案印发
宣传装配式产品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